穆迪稱,大部分大型中資銀行在中期業績公布了強勁的貸款增長,引起對資產質量及資本限制的關注。雖然這對中資銀行的評級不會立即產生影響,但如趨勢持續,其信用可靠程度可能會受到壓力。
數據顯示,中資銀行的總貸款額同比增長30.3%,較2009年上半年增加24.2%。貸款凈增長高達人民幣7.8萬億元,遠超中國人民銀行最初預計全年貸款人民幣5萬億元的目標,而這目標在2009年只需4個月便已達到。
此外,穆迪認為,貸款增長強勁,主要由于中國政府推行刺激經濟計劃,促使銀行增加放貸。放貸主要由三家國有銀行(中國建設銀行、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銀行)及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行,前者藉著其專業知識及資產負債表向基建項目提供資金,后者集中提供應收款融資及中小企貸款。
審計署正式介入4萬億項目貸款資金流向調查
近日有媒體報道稱,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已進駐一些大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,重點調查“4萬億”政策配套的項目貸款資金流向。且中國銀監會紀委書記王華慶表示,銀監會將對信貸資金進行有效跟蹤檢查,防止信貸資金空占或被擠占挪用。
上述報道同時稱,審計署負責新聞的部門作出的回應比較謹慎,一直說不知道有這回事,但也沒有否認。
據報道,現在從地方各級銀行傳遞出的信息可以看出,審計署確實有所動作。審計署18個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,特別是京津冀、上海廣州特派辦和深圳等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特派辦,近日已派人進駐一些大型商業銀行的地方分支機構。但相關各銀行人士皆表示,目前沒有聽說過此類消息。
農行相關人士只是表示,他也是從媒體得知此消息,且“審計署進駐銀行審計”的消息市場上已經傳了好一段時間了,但他本人至今亦未見到或聽說審計署的相關工作人員來查。
深圳工行的一位信貸人士也表示沒有見到審計署駐地方特派辦的人。至于“貸款資金進入股市”或違規放貸,他們前一段時間到是自查過,而且查的很嚴,沒有發現上述違規現象。
中行相關人士同時也證實稱,前一段時間各大銀行都自查過,那是應監管部門的要求而自查的,他們內部對自查的結果是滿意的。他個人感覺,當前銀行控制不良貸款的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,且銀行也會考慮自身的利益。
此外,上述農行工作人員表示,即使審計署真的來查,發現點問題那也正常,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。再者,“7、8萬億貸款投下去,誰能保證沒問題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