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周前的博鰲·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,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一如既往地為房價上漲辯護,稱媒體認為房地產已出現泡沫是大驚小怪。對于未來,北京師范大學鐘偉教授的觀點最為樂觀。他說,中國經濟將呈現V型反轉,未來6個季度之內房地產市場將持續回暖、持續膨脹。
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的發言在地產商中最有代表性。他說,從成交量和房價來看,樓市的牛市特征日趨明顯,但是,如果說這一輪樓市的調整這么快就結束了,卻令人疑惑。
沿海綠色家園集團副總裁成實的觀點最悲觀。他認為房地產市場還有二至三年的調整期。還有地產商認為樓市還將調整一至兩年。
無論是在房地產論壇還是實際生活中,有不同甚或矛盾的看法,是正常的或者說健康的。所以,此次博鰲·21世紀房地產論壇聽到地產商們謹慎甚至不無悲觀的觀點,我是欣慰的。我最擔心的恰恰是,假如地產商們眾口一詞認為樓市已全面回暖,房價將快速上漲,那將是多么可怕的事情。
對樓市未來不是那么盲目樂觀,有助于在目前少數樓盤熱銷的形勢面前保持清醒:這并非普遍現象。據有關專家觀察,目前北京熱銷的前10個樓盤,可能占據新房成交量的80%,并不是所有樓盤都好賣。在我看來,對樓市已轉入牛市持疑惑態度,至少可以令地產商在對新地王的追逐中秉持一份冷靜。過去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們,所有地王的誕生,幾乎都會催生一輪房價的上漲或補漲,而這正是地王在制造自身的殺手。
為什么連地產商自己都會覺得,處于下行周期已持續一年半的樓市,尚未調整到位?可能有三個主要原因:國際金融危機尚未平復,國內宏觀經濟尚未完全企穩;房地產業去庫存化尚未完成,房地產投資信心仍未恢復;房價依然偏高,而居民收入增長稍緩。
而又是為什么房地產市場會呈現牛市的特征?一段時期以來,所有的主流觀點都說,寬松的流動性導致不可避免的通脹預期,從而催生資產價格的上漲。而這個支撐點,是多么的脆弱。多年來,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,房地產市場是信貸政策最直接的調控對象,信貸政策寬松,房地產業受益匪淺;信貸緊縮,房地產業往往首當其沖。如果說當前寬松的信貸政策是推動樓市反彈、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,那么,當通脹預期即將成真的前夕,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?毫無疑問,治療通脹的貨幣手段仍然是緊縮信貸。也就是說,倘若2010年通脹預期被普遍認可,那么,最遲今年四季度,收緊流動性便將成為必然選擇。那時,房地產信貸又是最直接的調整對象。(袁一泓 知名地產媒體人士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