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樓市在動蕩中結束,2009年呢?樓市將跋涉出一條怎樣的軌跡?尤其是對觀望已久、持幣待購的消費者來說,2009如何出手,成了他們購房過程中最為關心的問題。為此,本報聯合紅網在上周推出“2009,您會購房嗎?”的專題網絡調查。截至昨天中午12點,在4天的時間里,共有4000多名紅網網友參與此次調查。 所有預測與判斷都是為了做決策,對于消費者而言,他們需要做的決策就是“2009年,是否會購房”。對此,50%的網友表示,2009年不是購房的好時機。32.67%的網友則認為,2009年將會是購房的好時機;17.33%的網友則表示無法判斷。當這個問題以另外的形式出現時,選擇有了戲劇性的變化!霸房價可以承受時,您會在2009年買房嗎?”同樣的人群,64%做出了會購房的選擇,36%仍然表示不會。
房地產市場上,價格是否真正到達心理預期,將成為并不被看好的2009年樓市中最大的獲勝機會。在2009年購房,您選擇房屋的標準將會是什么?“價格是否到位”以51.8%的比例占據絕對優勢。這個結果再次證實,房價仍是樓市消費者決定購房時機的首要因素。
除了房價這一首要的選擇標準,消費者選擇的標準接下來依次為:房屋品質,是否是現房,未來的升值空間,開發商的資金實力,以及其他。未來的升值空間,排在購房決定要素第四位,突顯了購房者中主要以自住的剛性需求為主的特征,自住型需求為主的消費者往往關注的是產品本身,關注的是產品在實際使用和投入時的效益,所以在這一選項中,價格和品質排在購房決定因素前面。房價進入下降通道,對于地產升值的未來預期自然下降,“未來升值空間”這一衡量指標靠后的現象正印證了當房地產市場的狂熱消退之后,投資者開始減少,投機者更是抽身退出的現實情況。
從調查結果來看,消費者對于購房風險的把控意識已逐漸抬頭,但是還有待加強!笆欠袷乾F房”的選擇排在選擇要素的第三位,顯示了一部分的消費者已經開始具備了一定的購房風險意識。但是對于開發商資金實力的選擇排名靠后,而價格因素卻排名第一,這說明在購房時,消費者對于如何把控購房風險還需要更多更理性的判斷。
2008年房地產行業普遍面臨資金鏈緊張的現實困境,2009年,這一趨勢并沒有得到緩解,加上宏觀經濟預期并不樂觀的大背景,因為資金短缺,緩工停工甚至爛尾樓盤的出現都可能成為現實,因此,2009年,對開發資金鏈的關注更應該成為消費者購房時的重點考量對象。在2009年,在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向下逆轉,甚至極有可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這一態勢的情況下,消費者仍然將低房價作為購買決定性因素,這種以房價為導向的消費行為是否理性,還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引導。(記者劉渝渝)
|